您好,

业界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信息 > 业界动态

让北京名医“留”在衡水!京衡中医药协同发展“名片”工程方便群众看中医

发布时间:2024-06-18 阅读量:1266 来源:河北日报
       河北省衡水市民刘雄来曾经有一个笔记本,上面记录着北京各医院专家出诊时间、衡水进京的火车车次以及相关的地铁、公交线路。患骨病多年的他,需常年进京求医。
 
       如此重要的笔记本,在2018年底,却被刘雄来放置起来。因为,他在衡水就能看上北京名医了。
 
       2018年,河北省衡水市政府与北京市中医管理局签订《京衡中医药协同发展“名片”工程框架协议》,明确组建京衡中医医院医联体、京衡协同中医重点专科以及京衡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六年来,北京与衡水两地携手建立12家中医综合医联体和26个协同重点专科;衡水420多名医务骨干赴京进修,1400多名中医骨干参加中医特色技术精英人才培训班。
 
乘势而上
中医药事业开启新局面
 
       历史上,衡水没有种植中药材的传统,即使个别地方种植中药材,也难以成为一方产业。在全国道地药材名录、河北道地药材名录中,均未见衡水区域的道地药材。衡水市中医医院由于医疗力量和可利用资源相对薄弱,2007年前,曾一度陷入生存困境。
 
       “那时候,一个偌大的市中医医院,住院病人只有十几个。”衡水市中医医院院长田建军回忆。由于本地优质中医医疗资源短缺,群众只好辗转300多公里到北京求医问药。
 
       经过自我剖析和深度调研,衡水市中医医院开始探索打造老中医传承工作室、聚焦重点中医专科建设……“但总感觉新技术新疗法增长缓慢,整体的‘中医思维’建立不起来,得不到大医院、名中医的‘活水滋润’。”田建军说。
 
       2014年,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协同发展是全方位的,中医药事业自然位列其中。
 
       2018年10月20日,衡水市政府与北京市中医管理局正式签订《京衡中医药协同发展“名片”工程框架协议》。值得一提的是,双方从初次接触到签约,只有短短一个月时间。
 
       目前,京衡携手建立12家中医综合医联体和26个协同重点专科,北京专家团队来衡水接诊量超过36万人次。双方筛选出21项中医药适宜技术在衡水推广,并由北京知名专家对衡水市、县、乡三级中医骨干进行指导。
 
蓄势而进
优质医疗资源落地共享
 
       日前,衡水市中医医院京衡中医互联网联合门诊,一场与北京中医医院专家的远程会诊如期进行。
 
       会诊中,衡水市中医医院皮肤科主任夏立君将患者高俊支的资料发送过去,并将近期的部分病例进行了介绍。屏幕上,北京中医医院皮肤科主任陈维文仔细地听着,并不时向患者提问,最后给出治疗建议。
 
       “如何让北京优质医疗资源‘常驻’衡水、让北京名医‘留’在衡水,延伸到打造一支‘不走’的专家队伍,让本地医生得到本地患者的信任,需要一个政策性平台。‘名片’工程,就起到了这样的作用。”田建军说。
 
       在京城名医馆衡水分馆的诊室内,北京市鼓楼中医医院中医内科主任医师孙波仔细询问患者病情后,便与跟诊医师储嫣然探讨起药方配比。随后,又从药方剂量选择、药物相互作用等方面分享他的诊疗心得。
 
       “跟专家一同‘望闻问切’,还能随时请教,收获很大!”每一次跟诊,储嫣然都仔细观察,认真记录。
 
       北京专家定期来衡出诊,走后还会再来。衡水医生跟诊学习,在北京专家指导下不断成长。
 
       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张兆杰博士、北京中医医院周继朴博士到衡水市中医医院挂职副院长,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李思铭博士到阜城县中医医院挂职副院长,北京市宣武中医医院陶树贵、张蕊两位主任先后到枣强县中医医院挂职副院长,通过出任相关学科带头人,开展出诊、带教查房、学术讲座、联合科研等工作,为衡水市培育了一大批懂业务、会管理的人才。
 
       年过八旬的全国名中医、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心血管病专家郭维琴教授,会按照出诊计划来到衡水,一边坐诊,一边带徒。几位年轻跟诊医生仔细聆听,并协助抄方、记录。
 
       如今,京衡共建成郭维琴、宗修英、朱立国等首都名师传承工作站衡水分站20个,为全市培养中医药学科继承人80名,均已成为科室带头人或业务骨干。
 
       衡水市中医医院、枣强县中医医院、故城县中医医院与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中国中医科学院眼科医院等多家项目单位开启互联网模式,定期、定科、定人,通过开展远程诊疗、远程查房、远程带教,实现了协同工作模式技术性突破。
 
       此外,京衡双方还从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北京东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等医院筛选出21项“操作简单、适宜推广、效果显著”的中医药适宜技术,如贺氏火针、微针强通法等,由北京知名专家对衡水市、县、乡三级中医骨干进行指导。培养了1600多名精英医师和4867名基层卫生技术人员,服务群众60万人次,实现适宜技术基层全覆盖。
 
聚势而强
中医药产业加速发展
 
       在河北省衡水市故城县董学村西南3.5公里处,一座以中医药养生、观光旅游为核心的康养生态综合体——以岭康养城,成为周边群众休闲旅游的好去处。
 
       “这里是北京市中医药文化旅游示范基地,也被纳入京衡中医药健康旅游线路图。”故城县常务副县长郝欣介绍,“我们借助京衡中医药协同发展的平台,建设了全国年产量最大的土元养殖基地,年产成品200多吨。探索人工速养金蝉新技术,打造‘中国金蝉之乡’品牌。”同时,故城县还与北京天坛医院、天津环湖医院等全国39家医院建立DTI专科联盟,与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协同合作,谢立科名医工作站故城分站挂牌成立。
 
       不止是故城县,得益于“名片”工程,衡水中医药产业正加速发展。
 
       中药种植形成新规模。枣强县种植金银花1万多亩,桃城区种植山楂树4000多亩,深州市种植北苍术、柴胡、知母、紫苏等品种规模逾2000亩。2023年,全市中药材种植面积4.27万亩,总产量1.365万吨。
 
       中药产业拓展新领域。投资52亿元的故城以岭中医药产业园已经投产,着力打造国内知名中药及保健品生产基地;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独资创办的河北百草康神药业加快构建现代化的中药生产加工体系;葵花药业加快研发具有中医药特色的新药。中医药康养旅游成为新时尚。故城县以岭中医药康养小镇、滨湖新区闾里古镇被列入北京市中医药文化旅游示范基地。
 
       实施“育苗”计划,扎实推进中医药文化进校园、进课堂,开展中医药文化讲座186次,听众5.3万人次。建设了衡水健康科技职业学院,努力办成特色鲜明、国内一流的高水平职业技术学院。河北衡水中学与北京人大附中通州校区合作成立中医药文化研究学习社团,开设中医药文化选修课。
 
       2023年5月26日,京衡中医药协同发展“名片”工程从原来的1.0版升级到3.0版。双方商定在联合创建京衡中医药协同全面绩效评价、中医药三建示范标杆、衡水区域中西医协同示范发展、衡水市中医医院跨越式发展、京衡中医药人才培养、中医药文化回归、中医药数字化转型、京衡中医药协同人群“八张新名片”上继续发力。
 
       为对接京衡中医药协同发展“名片”工程3.0版,衡水出台《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文件,形成以市县中医医院为龙头,综合医院、专科医院中医科为骨干,基层国医堂为补充的覆盖市县乡村四级的中医医疗服务体系,推动中医药服务能力提质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