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业界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信息 > 业界动态

红豆杉、铁皮石斛等漫山遍野!福建明溪如何用中医药激活经济发展新引擎?

发布时间:2025-03-31 阅读量:102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福建三明市明溪县,这座承载着深厚红色文化底蕴与独特地域优势的小城,正以昂扬之姿开拓着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新征程——
 
       从县城到各大村镇,中医院、中医馆、中医阁整条中医药服务体系的“纵贯线”建设,正在为当地百姓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中医药服务;从田间到山头,红豆杉、铁皮石斛、灵芝等中药材的种子漫山遍野,已成拉动县域经济发展的新引擎;从“福九味”中药材文化展示中心到明溪县实验小学的“百草园”,中医药文化的触手一头连接着历史传承,一头扎根于未来希望,已深入明溪百姓的心。

       这座常住人口不到10万人的南方小城,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对口支援下,充分发挥中医药优势,为八闽大地注入了新鲜活水,绘制着中医药事业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美丽画卷。

建中医药服务纵贯线
筑牢明溪百姓健康防线

       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对口支援以来,明溪县的中医药服务能力实现了质的飞跃。

       “来,宝宝看一下嘴巴,等会给你拿糖。” 在明溪县上坊村中医阁,朱文兰医生正温柔地哄着前来就诊的小朋友,准备为他检查。作为中医阁的一名主治医师,朱文兰一天的接诊量约四五十人。

       虽然中医阁的医生数量少,但针灸、推拿、拔罐却一样不落。
 
       明溪瀚仙镇中医馆负责人陈雨琦介绍,这边的病人以中老年农民为主,所以来这儿诊疗的患者以腰腿疼痛居多,中医馆年门诊量可达4000多人次。

       在明溪县中医院,门诊大厅最显眼的位置摆放着知名专家定点巡诊的展板介绍,名中医下沉基层巡诊正成为医院的一大特色。

       得益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对口支援,明溪县中医院建立起与中国中医科学院直属4家医院、福建省第二人民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厦门医院等 6家医院对口支援相关科室的建设。先进的医疗理念与前沿技术,切实提升了百姓们的就医体验。

       “目前医院已成功打造5个市级以上重点特色专科。”明溪县总医院副院长郑发斌介绍,在诊疗技术上,医院积极引入 “督脉灸”等24项新技术,极大地丰富了患者的治疗选择。同时,医院还创建了2个全国基层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

       郑发斌还介绍,目前医院门诊中药饮片占比可达45%,门诊非药物治疗可达20%以上。

“引进来+走出去”
双轮驱动激活产业新动能

       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对口支援以来,明溪县凭借四面环山的地域优势,大力发展林下生态中药材产业。该县“引进来、走出去”相结合推动明溪县的中医药大健康产业链逐步形成。

       明溪县枫溪乡延寿山,山林资源丰富,灵芝“福九味”、草珊瑚“明八味”以及铁皮石斛、牛奶根、金线莲等极具特色的中草药遍布山野。

       “我们四年前就来到了这里,因为它的水质和土壤都非常适合种中药材,目前可种植的面积大概在2000亩左右。”明溪县枫溪乡高品质肿节风良种培育和规范化种植基地现场负责人黄祖翔介绍。

       巨大的市场需求,激励着黄祖翔种植的信心:“我们前期投入了200万资金,因为有政府的政策支持,未来的收益会翻10倍。参与种植的农户每年每户也可获得3~5万元的收入。”

       除了“引进来”相关人才,明溪县还引进来了与红豆杉齐名的三尖杉和南方红豆杉的种植技术。在拥有“红豆杉之乡”美名的明溪,可以更有效地推动科学种植与保护工作。

       在保证合规合理利用层面上,明溪县围绕三尖杉和南方红豆杉开展科研工作,深入研究其药用成分的提取与应用,探索在医药、保健等领域的科学利用方式。
 
       在三尖杉种植基地,明溪红豆杉产业研究所所长、“红豆杉之父”余能健和女儿穿梭在种植园。从2000年开始,父女俩奔波于全国12个省,采集了39个地理种源的种子,经过多年育苗、检测、筛选,培育出高含量的三尖杉品种。如今,高含量的三尖杉生物质检类物质相比原来,含量提高了100倍,成本却降至原来的1%。
 
       “一方面我们运用传统中医药理念指导三尖杉的种植与培育,注重其生长环境的选择和养护,确保其品质;另一方面,我们也在深入研究三尖杉的药用成分,探索其在中医药方剂中的配伍应用,希望能发挥出更大的治疗效果”。余能健说。

       引进来的是技术,走出去的是品质。如何让明溪中医药更好地走出田间地头,走向更广阔的市场?

       一方面明溪县政府要求相关企业引入先进种植方法与加工技术,提升产品品质。另一方面在政策加持下,积极拓宽销售渠道,在产品研发上发力,更好地丰富产业业态。

       在福建烁坤香业有限公司,得益于明溪县人民政府、农业农村和水利局、林业局等多部门的支持,线香、莲香、香牌、香薰等产品应运而生。“产品不仅在外观和香气上独具魅力,更有着令人惊喜的功效。红豆杉含有紫杉醇和酚多晶,其制成的香品消毒杀菌作用高达94%。”福建烁坤香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刘长春说。

       公司还与福建中医药大学搭建合作对接窗口,共同为产品研发助力。“在海外市场,马来西亚、菲律宾、印度尼西亚等地,产品也深受欢迎。”刘长春说。

从 “百草园” 到 “福九味”
中医药文化在明溪落地生根

       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对口支援下,福建明溪的中医药文化氛围更加浓厚。明溪县实验小学和职业中学被列为福建省首批中医药文化教育试点学校。

       走进明溪县实验小学,到处都能感受到中医药的文化氛围。在学校“百草园”内,薄荷、紫苏、金银花等各类常见中草药随处可见,每一株植物前都立着精心制作的标识牌和养护归属班级。
    
       “我们是分年级看管,每个班负责一排。”明溪县实验小学办公室主任郑思琦说,“这有助于学生健康观念的树立。”

       课间休息时,学生们打起了八段锦。“我练习八段锦已经有一年的时间了,非常喜欢,因为它不仅能愉悦身心,还可以强身健体。”小学生魏子清说。
 
       在学校的中医药体验馆、时珍乐园、中医药长廊,孩子们都能感受到浓厚的中医药文化氛围。

       “打造‘立体包围’式环境文化,打造‘内生外衍’式实践文化,打造‘终身发展’式健康文化。”明溪县实验小学校长李志良说,“我们不仅要教授孩子们中医药文化知识,更要树立起他的文化自信。”

       走进 “福九味中医药文化体验中心”,金线莲、铁皮石斛、建莲等九味福建道地中药材被精心陈列,每一味药材旁都配有详细介绍,包括产地、形态特征、药用价值等信息,参观者能直观地了解这些药材的独特之处。

       “这里是宣传明溪中医药文化的第一窗口,我们将当地特色的中药材进行展示,不仅宣传了中医药文化,更促进了当地产业的发展”。福九味中药文化展示中心负责人冯建平说。

       “未来,我们将会制定更具针对性的发展规划,积极争取政策支持,并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建立人才引进机制。持续挖掘明溪中医药文化内涵,结合客家文化和侨乡优势,推动中医药文化和产业‘走出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挂职福建明溪县委常委、副县长孙立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