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学会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信息 > 学会新闻

世界中联中医药围血液透析产业分会换届大会暨第八届中国围血液透析产业发展大会在北京召开

发布时间:2025-05-19 阅读量:184 来源:国际联络部
       2025年5月10日,由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医药围血液透析产业分会主办、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承办的“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医药围血液透析产业分会换届大会暨第八届中国围血液透析产业发展大会”在北京中土大厦隆重召开。本次会议以“传承中医,血透新篇”为主题,汇聚了来自国内外的行业专家、学者及企业代表,围绕中医药与血液透析技术的深度融合展开深入探讨,旨在推动中医药在慢性肾脏病治疗领域的国际化、标准化发展。
 

开幕式现场

       世界中联副秘书长潘平、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医务处领导韩东彦以及来自全国各省市的医疗机构、科研院所和企业代表共150余人出席会议。开幕式由钟剑主持。

       潘平副秘书长在讲话中对分会的工作给予高度评价,他指出,中医药围血液透析产业分会自2018年成立以来,在学术交流、国际合作和人才培养方面成效显著。他对新一届理事会提出3点建议:一是组织高质量国际学术会议,提升学术影响力;二是加强国际标准建设,推动中医药血透技术规范化;三是整合专家资源,促进产学研协同发展,助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潘平副秘书长讲话

       广安门医院医务处韩东彦处长在致辞中表示,中医药与血液透析技术的结合是传统医学与现代科技的创新实践,广安门医院作为承办单位,深耕中医药治疗慢性肾脏病领域多年,建立了国内领先的临床研究中心,未来将继续依托世界中联平台,推动中医药在血透领域的标准化与国际化。

       世界中联国际联络部主任王晶宣读换届批复及新一届理事会名单,潘平副秘书长为新任会长、副会长及秘书长颁发证书。新任会长刘文军在讲话中对第一届理事会的工作表示肯定,他强调,新一届分会将聚焦“深化创新、强化合作、扩大影响”三大方向,加速中医药技术在透析并发症管理中的应用研究,构建标准化行业体系,并依托“一带一路”倡议推动中医药血透技术走向国际。  
 

潘平副秘书长颁发会长证书


潘平副秘书长颁发秘书长证书


颁发副会长证书

       开幕式结束后,围绕“中医药适用技术在血液透析中的应用”主题,多位专家分享了最新研究成果与临床经验。在“针灸在血液透析中的应用”专题中,东直门医院钟剑副主任医师作《针灸在血液透析急慢性并发症中的应用》报告,系统介绍了针灸技术在改善血透患者瘙痒、失眠等并发症中的临床疗效;赵景新教授分享了《血液透析并发症针灸治疗的体会》,结合案例探讨了针灸疗法的个性化应用策略。在“中医药内服与康复疗法”环节,张敬锋主任医师围绕《维持性血液透析常见并发症中医治疗》,详细阐述了中药在调节血透患者电解质紊乱、贫血等方面的作用机制;乔凤奎教授通过《血液透析的中医药应用经验2例》,展示了中药内服在延缓肾病进展中的独特优势;田媛教授则介绍了《血液透析的中医运动疗法》,强调八段锦、太极拳等传统运动对改善患者体质的积极意义。在“中医外治与质控体系”板块,李艳存教授作《血液透析的中医康复疗法的应用》报告,介绍了中药熏蒸、穴位贴敷等外治疗法在血透患者康复中的实践经验;魏宇主管护师分享了《血液透析内瘘保护的中医外用方法介绍》,重点推介了中药膏剂在预防内瘘狭窄中的临床效果;李靖教授则就《血液透析的中医疗法评价体系》进行深入探讨,提出建立科学评价标准的重要性与路径。

       专题讨论环节由赵文景、曹钋、孔令新等专家主持。与会代表围绕“中医药血透技术的临床推广难点”“国际标准化合作路径”“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等议题展开热烈交流。来自中国台湾长庚医疗财团法人的陈文达主任、德国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德国医院的戴京璋院长等国际代表,分享了所在地区中医药血透技术的应用现状,并就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的国际兼容性提出建议。刘文军会长在总结中指出,本次会议通过学术交流与思想碰撞,进一步明确了中医药围血透产业的发展方向。他强调,2025年分会将重点推进3项工作:一是完善中医血透质控标准,加强对行业的规范化督导;二是启动“中医药血透国际合作计划”,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医疗机构建立技术合作网络;三是推动产学研用一体化,加速中药制剂、中医器械在血透领域的转化应用。 

       5月9日晚召开预备会议,会议听取了第一届理事会工作报告,回顾了分会在中医药血液透析临床质控标准建设、《中医血液透析症状困扰量表》制定、行业规范化培训及国际合作等方面取得的成果。随后,会议严格按照选举程序,选举产生了第二届理事会。刘文军当选会长,钟剑任常务理事兼秘书长,李靖、倪振生、韩东彦等5人当选副会长。预备会还审议通过了新一届理事会工作规划,并召开二届一次理事会,就分会未来发展方向作出初步部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