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珠之光--匈牙利的中医药
发布时间:2009-04-27 16:42:42
阅读量:1797
匈牙利地处中欧,气候宜人,风景秀丽。被喻为多瑙河上的一颗明珠。匈牙利曾是辉煌一时的奥匈帝国的东部。世界上第一条地铁,就在它的首都布达佩斯修建。
布达佩斯被评为“世界10大旅游城市之一”,“世界上最适宜人类生活的城市之一”。一条蓝色的多瑙河把这座城市分成两部----布达和佩斯。由于复杂的历史背景,布达佩斯保留下多种文化风格的建筑物,形态各异,美不胜收。其中最有特色的是它资源丰富的温泉,温泉建筑的奢华壮观令人惊叹,它们的治病功效也广受称赞。各国游客慕名前来。
匈牙利人普遍认同他们的祖先来自亚洲,是中国古代匈奴的后裔。匈牙利民族对东方文化十分热衷。对东方文化的喜爱和接受程度,从中医在这里的发展进程之快就可见一斑。
中医药正式进入匈牙利要从1987年,黑龙江中医研究院与匈中友好协会共同在布达佩斯创建的中医诊所和办讲习班算起。当时针灸受到匈国人民的空前喜爱和欢迎,要求接受治疗的患者曾排队到两三个月之后。许多中医专家纷纷慕名来此发展。
但是,在匈行医的中国医生一直没有得到官方的正式长期行医许可,工作环境得不到保障,一批批的中医专家失望而去,转道去了美国,加拿大等国。留下来的中医师们痛定思痛,经过一年多的筹备,于2002年9月正式成立了匈牙利中医药学会。大家携手共进,借助学会这个组织,主动与匈牙利政府进行沟通。经过艰苦的努力,2003年匈牙利卫生部正式批准了13名中医师的行医许可,匈牙利的中医事业如拨云见日。
学会成立后,中医同仁们积极参与当地的社会公益活动,多次为旅匈华人义诊,尤其为匈国残疾人义诊。例如,每年一次的由匈牙利卫生部主办的残疾人义诊活动,场面感人。中医师们为排起长队的残疾人义诊,咨询,常常忘记了吃午饭。匈国的副总理等领导曾亲自到现场看望大家。还有,匈全国警察日,健康日等大型活动中,学会都安排医生到场义诊。几年来,许多医生都是放弃周末休息,义务投入大量的精力和体力。种种义举,得到中国驻匈大使馆的高度赞扬,更得到了匈国政府和人民的好评。以致掀起旅匈华侨们的公益热,在学会的种种公益活动中,侨商们纷纷捐钱捐物,为所在国献爱心。
学会的医师们用精湛的医术和高尚的医德折服了匈国人民。2004年学会部分医生成为匈国警察总局的保健医师。为表彰匈牙利中医药学会的医生几年来对匈国警官的医疗保健工作,2007年底,学会会长于福年博士被匈牙利国家司法部部长授予突出贡献奖章。
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并在中国驻匈大使馆大使等官员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学会于2005年成功地加入匈牙利医学联合会(相当于中国的中华医学会),中医药学会能够在所在国被纳入政府性学术团体成员,在欧洲,匈牙利中医药学会首开其先河。当时匈国主流媒体及新华社驻布达佩斯记者站等媒体都作了相关的报道,反响强烈。2006年匈中医药学会成功地加入了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有了世界中联总部的支持和指导,和世界中联大家庭其他兄弟协会的相互帮助,学会的工作注入了新的动力。
为了使祖国医学在异国生根开花,在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的大力支持下,以学会成员为主体,2004年学会在匈创办了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匈牙利分校,设立本科,硕士,和博士学位。会长于福年博士被大学聘为博士研究生导师。如今第一批学生已顺利毕业。培养出一批既懂中医又能说匈语的人才。受到匈官方和匈医学界的关注。
随着中医自身的壮大,匈政府越来越重视中医药的发展。2009年初,匈首都赛梅尔医科大学卫生科学院正式聘请于福年博士为该校教授,并准备于今年9月成立中医系。中医正式登堂入室,进入欧洲高等学府。
匈牙利是社会稳定,经济开放的法制国家,引资政策比较宽松。如学会秘书长陈震博士所创的东方国药厂,是欧洲规模最大的中药生产厂家。该企业2005年曾获“欧盟发展奖”。如今,部分中成药及保健品已遍及匈全国3000多家药店和草药店及周边国家,但是还远远没有满足当地人们的需求。
自学会成立以来,学会的学术气氛空前活跃。已成功举办了3次中匈多边中医药学术研讨会,受到匈医学界的重视,世界各国中医学术团体的好评。
2009年11月初,“中医药国际论坛”将在布达佩斯召开。这次大会由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主办,匈牙利中医药学会承办。大会在世界中联官方网站开通了宣传页,接受报名咨询。届时,欢迎世界各地热爱中医药的同仁,欢聚在布达佩斯多瑙河畔,共同为发展中医药学术,促进中医药的国际传播而努力。
布达佩斯被评为“世界10大旅游城市之一”,“世界上最适宜人类生活的城市之一”。一条蓝色的多瑙河把这座城市分成两部----布达和佩斯。由于复杂的历史背景,布达佩斯保留下多种文化风格的建筑物,形态各异,美不胜收。其中最有特色的是它资源丰富的温泉,温泉建筑的奢华壮观令人惊叹,它们的治病功效也广受称赞。各国游客慕名前来。
匈牙利人普遍认同他们的祖先来自亚洲,是中国古代匈奴的后裔。匈牙利民族对东方文化十分热衷。对东方文化的喜爱和接受程度,从中医在这里的发展进程之快就可见一斑。
中医药正式进入匈牙利要从1987年,黑龙江中医研究院与匈中友好协会共同在布达佩斯创建的中医诊所和办讲习班算起。当时针灸受到匈国人民的空前喜爱和欢迎,要求接受治疗的患者曾排队到两三个月之后。许多中医专家纷纷慕名来此发展。
但是,在匈行医的中国医生一直没有得到官方的正式长期行医许可,工作环境得不到保障,一批批的中医专家失望而去,转道去了美国,加拿大等国。留下来的中医师们痛定思痛,经过一年多的筹备,于2002年9月正式成立了匈牙利中医药学会。大家携手共进,借助学会这个组织,主动与匈牙利政府进行沟通。经过艰苦的努力,2003年匈牙利卫生部正式批准了13名中医师的行医许可,匈牙利的中医事业如拨云见日。
学会成立后,中医同仁们积极参与当地的社会公益活动,多次为旅匈华人义诊,尤其为匈国残疾人义诊。例如,每年一次的由匈牙利卫生部主办的残疾人义诊活动,场面感人。中医师们为排起长队的残疾人义诊,咨询,常常忘记了吃午饭。匈国的副总理等领导曾亲自到现场看望大家。还有,匈全国警察日,健康日等大型活动中,学会都安排医生到场义诊。几年来,许多医生都是放弃周末休息,义务投入大量的精力和体力。种种义举,得到中国驻匈大使馆的高度赞扬,更得到了匈国政府和人民的好评。以致掀起旅匈华侨们的公益热,在学会的种种公益活动中,侨商们纷纷捐钱捐物,为所在国献爱心。
学会的医师们用精湛的医术和高尚的医德折服了匈国人民。2004年学会部分医生成为匈国警察总局的保健医师。为表彰匈牙利中医药学会的医生几年来对匈国警官的医疗保健工作,2007年底,学会会长于福年博士被匈牙利国家司法部部长授予突出贡献奖章。
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并在中国驻匈大使馆大使等官员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学会于2005年成功地加入匈牙利医学联合会(相当于中国的中华医学会),中医药学会能够在所在国被纳入政府性学术团体成员,在欧洲,匈牙利中医药学会首开其先河。当时匈国主流媒体及新华社驻布达佩斯记者站等媒体都作了相关的报道,反响强烈。2006年匈中医药学会成功地加入了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有了世界中联总部的支持和指导,和世界中联大家庭其他兄弟协会的相互帮助,学会的工作注入了新的动力。
为了使祖国医学在异国生根开花,在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的大力支持下,以学会成员为主体,2004年学会在匈创办了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匈牙利分校,设立本科,硕士,和博士学位。会长于福年博士被大学聘为博士研究生导师。如今第一批学生已顺利毕业。培养出一批既懂中医又能说匈语的人才。受到匈官方和匈医学界的关注。
随着中医自身的壮大,匈政府越来越重视中医药的发展。2009年初,匈首都赛梅尔医科大学卫生科学院正式聘请于福年博士为该校教授,并准备于今年9月成立中医系。中医正式登堂入室,进入欧洲高等学府。
匈牙利是社会稳定,经济开放的法制国家,引资政策比较宽松。如学会秘书长陈震博士所创的东方国药厂,是欧洲规模最大的中药生产厂家。该企业2005年曾获“欧盟发展奖”。如今,部分中成药及保健品已遍及匈全国3000多家药店和草药店及周边国家,但是还远远没有满足当地人们的需求。
自学会成立以来,学会的学术气氛空前活跃。已成功举办了3次中匈多边中医药学术研讨会,受到匈医学界的重视,世界各国中医学术团体的好评。
2009年11月初,“中医药国际论坛”将在布达佩斯召开。这次大会由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主办,匈牙利中医药学会承办。大会在世界中联官方网站开通了宣传页,接受报名咨询。届时,欢迎世界各地热爱中医药的同仁,欢聚在布达佩斯多瑙河畔,共同为发展中医药学术,促进中医药的国际传播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