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业界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信息 > 业界动态

江苏仪征:一株中草药种出富民“千金方”

发布时间:2024-08-15 阅读量:1117 来源:扬州日报
       “白菊现在是分蘖岔枝的关键时刻,目前高温持续,当下需要做好抗旱、追肥、除草等田间管理工作,为提高产量打下基础。”8月7日上午,江苏省扬州市仪征市刘集镇建军村党支部书记吕国飞向记者介绍,眼下是村里30亩白菊最关键的生长期,自己经常走在田埂上,随时查看这些中药材的生长情况。
 
“家门口”的食用菌给他启发
 
       刘集镇位于扬州西郊,地处丘陵地带,但农户分散经营,经济收益少。刘集镇党委决定引进新颖高效的农业种植模式。去年7月找到安徽省亳州市中药材协会,引进中药材种植产业。由陈巷村和建军村试种白菊,9月份收获后,经检测,品质上乘。
 
       说起刘集镇的中药材种植,绕不开吕国飞。41岁的吕国飞当过兵,军旅生涯锤炼了他敢打敢拼的性格。吕国飞种植中药材白菊的灵感,来自村集体土地上的仪征峰越现代农业有限公司。“峰越公司2019年落户到陈巷村,公司主要从事食用菌种植,闲谈中我了解到食用菌的效益很可观。”吕国飞介绍,以这家公司种植的羊肚菌为例,羊肚菌采收烘干后,卖价能达到1000元一斤,附加值非常高。家门口的农业公司能种食用菌,为什么村里不能利用土地来种植高附加值的农产品呢?吕国飞有了思路,随即找专家进行论证。正好峰越公司有关系,背后有云南大学的专家力量。
 
       专家告诉吕国飞,刘集镇和作为全国最大的中药饮片、中药提取物、中药保健饮品生产基地的安徽亳州处在同一纬度上,种植中药材完全没有问题。吕国飞先行先试,和亳州中药材协会负责人、技术指导、峰越负责人以及合作村负责人建立了微信群,自己当起种植白菊第一责任人。吕国飞学习各阶段的白菊种植知识,并通过自己在田间地头的实践,逐渐掌握了害虫防治、浇水除草等技术。为寻找销售路子,他先后多次到亳州等地考察。
 
4个月的白菊种植收益喜人
 
       经过4个月的白菊种植,白菊的收获结果令他十分欣喜:建军村的20亩白菊长势好、品质高,经采收烘干后形成菊花饮品,通过“刘住乡情”品牌推向市场,卖价达到了100元一斤,白菊产量亩均约100斤,除去成本,净利润可达5000元左右,是传统农业种植利润的5倍左右。
 
       和建军村一样,陈巷村白菊种植也获得成功。两个村先行先试的成功给刘集镇各村树立了榜样,也为镇政府提供了思路。镇里派出13人,找到安徽省亳州市中药材协会,引进了中药材种植产业。从2023年9月份起,平整夏窑村、白羊村等13个村共计365亩土地资源,大面积种植中药材白芷,今年10月份将收获产生收益。据测算,白芷亩产约500公斤,每公斤市价30元,能实现销售额约547.5万元,净收益约255.5万元,村均增收不低于19.6万元。
 
13个村抱团种植中药材助力乡村振兴
 
       “按照当前的长势和市场价格,各村中药材种植项目预估产值将达到600万元左右,净利润约300万元。”刘集镇农业部门负责人许涛介绍。刘集镇副镇长疏仁高表示:“目前13个村抱团种植中药材,通过联动中药公司,提高中药材的种植技术水平和经济效益,助力乡村振兴。”
 
       “今年,我们白菊的种植面积进一步扩大,一共种了30亩。”吕国飞说,5月份以来栽下的白菊,成活率达到95%以上,“到9月就会迎来丰收,到时菊花茶将推向市场。”
 
       值得一提的是,建军村在白菊种植方面尝到了甜头,又在种植其他农副产品上动起了脑筋。今年3月,利用智能大棚反季节试种赤松茸,通过近2个月栽培,赤松茸长势良好,开始出菇。吕国飞介绍,赤松茸市场需求量大,反季节鲜菇市场价每斤比当季市场价高35%。
 
       乡村要振兴,产业要先行。仪征市农业农村局经管站站长钟万慧说:“刘集镇以中药材种植作为优势特色产业项目,是乡村振兴探索的有效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