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浦北县:小陈皮做成大产业
发布时间:2024-02-22
阅读量:2257
内容来源:科技日报
近期,在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浦北县龙门镇江埠村的林间地头,金灿灿的大红柑缀满枝头,空气中弥漫着缕缕清香。种植大户陈家倡正忙着从沉甸甸的枝头上摘下金黄的柑果。
“我们村家家户户几乎都种柑果。我家里种植的大红柑有260亩,其中已投产200亩。今年收成不错,平均每亩产值预计有8000多元。”陈家倡说。
距离龙门镇江埠村10多公里的浦北陈皮产业园里,流水线上的工人们熟练地将大红柑果肉分离之后,忙着进行晾晒、填茶、烘干、包装……
从挂在枝头上的一个个大红柑,到持续走俏全国各地的陈皮、陈皮茶、陈皮酒等高附加值产品,浦北县以浦北陈皮研究院的落地为契机,积极打造陈皮产业发展的科研创新高地、成果引领高地和人才集聚高地。浦北县加快推动陈皮全产业链形成和产业高质量发展,使陈皮成为乡村振兴、助农增收的助推器。
校地合作 双向奔赴
“一两陈皮一两金,百年陈皮胜黄金”。浦北陈皮柑种植历史悠久,素有“扁柑之乡”的美誉,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使其成为陈皮原材料大红柑的种植基地。
2023年7月,在广西南宁举行的首届广西中医药产业交流大会上,广西中医药大学与浦北县人民政府签署校地合作框架协议书,共建西部首家陈皮研究院。
这份协议中,一方是具有鲜明中医药、民族医药特色,需要通过产业合作把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应用的高校;而另一方是具有产业发展特色优势,把发展陈皮产业作为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抓手全力推进的县域。
“浦北县同广西中医药大学的合作,是一场产业需求与科研成果供给的双向奔赴。”浦北陈皮产业发展中心主任张良基说。
自2023年以来,浦北县依托广西中医药大学建立陈皮研究所,把陈皮研究列入“广西中药民族药产业科技专项”项目。目前,浦北县初步打造了以技术研发、成果转化、项目孵化、产业导入、人才引进及培养等为一体的高水平陈皮产业技术创新平台,持续推动浦北陈皮特色产业延链补链强链。
目前,浦北县已建立国内首个大红柑无毒育苗基地,采用无菌化育苗、标准化生产。
浦北县陈皮协会相关负责人余小军介绍,浦北县通过陈皮研究所,邀请柑橘苗木繁育领域的专家教授针对大红柑无病毒种苗繁育、施肥管理等技术展开指导,还选派科技特派员常驻苗圃场,提升育苗基地建设水平。如今,浦北县累计创建连片种植基地213个,建立万亩核心示范区3个,建成大红柑无毒育苗基地2个,有效提高了大红柑的质量,减少了病虫害的发生频率。
在浦北县三合镇塘岸村大红柑种植示范基地里,一棵棵大红柑树苗迎风而立,新长出的枝叶格外鲜嫩。“我们的大红柑树苗长势良好,得益于基地的数字化科学管理。”该种植示范基地负责人陈浩说。
陈浩介绍,工作人员只要打开安装在手机上的水肥一体化灌溉系统,分区域点击“浇水”,一棵棵小树苗就能够喝上水。同时工作人员还利用相关监测仪器,实时动态监测基地土壤、气候环境以及苗木的生长表现,以便为大红柑生长提供更好的环境。
产才融合 提质延链
以往,人们采摘大红柑之后,只留下皮,里面的果肉因口感较差而被丢弃。如今,在浦北,大红柑浑身都是宝。
在广西浦北县柑浦堂健康产业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里,工人们正忙着将剥皮后的大红柑果肉装到筐里,它们将成为肥料或者被加工成饮料。
“以前果肉都扔掉了,现在有了陈皮研究所专家教授的技术指导,我们准备开发大红柑果肉方面的业务。”浦北县柑浦堂健康产业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介绍,作为浦北陈皮的龙头企业,公司计划利用大红柑果肉研发生产陈皮果汁饮料、陈皮果醋饮料、陈皮果酱、陈皮糕点、益生菌、生物有机饲料等新产品,实现大红柑全产业链生产。
“政府引导扶持,依托高校和科研院所共建陈皮研究所,有助于打造陈皮产业产才融合新高地,打通创新链到产业链的‘最后一公里’,助力乡村产业振兴。”浦北县人民政府党组成员田勇说。
田勇介绍,浦北县通过浦北陈皮研究所加强业内龙头企业、高校、研究机构的交流合作,推动陈皮协会与广州医药集团有限公司、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成立陈皮产业、茶产业人才实训基地,柔性引进特色产业、生产工艺等方面专家及科研团队,培育农业技能人才154名,研发陈皮茶等30多个系列产品投放到市场。
“浦北陈皮研究所将继续从大红柑种质资源保护利用、无病毒种苗繁殖、生态种植、陈皮精深加工等方面着手,在人才支撑、平台建设、科技搭桥等方面予以支持,夯实陈皮产业技术创新基础,促进陈皮产业高质量发展。”浦北陈皮研究所技术指导专家、广西中医药大学教授黄荣韶表示。
2023年,浦北县大红柑种植面积达13.5万亩、陈皮产业年产值突破40亿元,成为中国西部最大、最集中的陈皮种植生产基地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