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人口健康科学数据中心与世界中联交流研讨会
发布时间:2024-06-19
阅读量:1661
2024年6月17日,国家人口健康科学数据中心副主任周伟、综合业务部主任罗葳,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社会工作部主任李文杰到访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以下简称“世界中联”),世界中联副主席兼秘书长李昱、副秘书长陈立新、副秘书长徐春波以及信息中心、综合办公室工作人员一同参加会见。
双方就国家人口健康科学数据中心与世界中联合作项目“人口健康共享杯大赛”以及中医药和数据两大学科结合在未来的发展,进行充分交流与探讨。此次会面加深了数据中心和世界中联的联系,为“人口健康共享杯大赛”未来发展开启新的篇章。
现场合影
周伟主任首先对“共享杯”十年来的发展表示了肯定,并提出了“共享杯”下一步的发展方向,他表示,要在进一步提高“共享杯”质量和品牌效应,同时注意与优质企业合作,加快产业对接,做好产品转化。
周伟主任讲话
李昱秘书长对周伟主任一行的到访表示欢迎,并介绍了世界中联的发展情况和主要工作。他表示,“共享杯”作为人口健康领域专项奖,具有十分重要的社会意义和品牌价值,世界中联秘书处将会大力支持,统筹资源,把“共享杯”做出新高度。
李昱秘书长讲话
国家人口健康科学数据中心“共享杯”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创新大赛(以下简称“人口健康共享杯大赛”)是科技部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中心“共享杯”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创新大赛的一项专项赛,是由面向全国在校大学生和科技创新人员开展的一项科学数据应用竞赛。大赛目的:加强本领域对科技资源开放共享的认识和理解,提高科技资源利用水平;释放科学数据价值。
作为人口健康领域的专项赛,从2015年至今,人口健康共享杯大赛的足迹已经遍布全国34个省市自治区的600余家高校、科研院所、医院等单位,吸引了全国各地的近十万余名师生与科研工作者的关注、参与,全国20余所高校将共享杯列为国家级和省部级奖项。
除参赛外,平台为高校学生提供各种类型的科技基础条件资源支持,为高校学生的科学数据挖掘分析、毕业论文选题、科研指导、创新创业等提供支持服务,培训毕业设计、数据分析工具使用练习等。
2023年人口健康“共享杯”大赛吸引了300多所高校和数十所科研院所、医院等单位的3200多参赛者报名参赛。大赛共收到作品436件,作品涵盖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中医学、中西医结合、药学、中药学、气象医学、生物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人口健康领域相关的数十个学科专业。
为了提高科技资源利用水平,释放科学数据价值,2023年大赛新增设置了“非学生组”赛道,独立评审,使更多“医教产学研”的科技创新人员有机会参赛,获取和使用数据资源。为参赛者提供了论文发表及产业对接、产品转化等多方面转化资源渠道。
双方就国家人口健康科学数据中心与世界中联合作项目“人口健康共享杯大赛”以及中医药和数据两大学科结合在未来的发展,进行充分交流与探讨。此次会面加深了数据中心和世界中联的联系,为“人口健康共享杯大赛”未来发展开启新的篇章。
现场合影
周伟主任首先对“共享杯”十年来的发展表示了肯定,并提出了“共享杯”下一步的发展方向,他表示,要在进一步提高“共享杯”质量和品牌效应,同时注意与优质企业合作,加快产业对接,做好产品转化。
周伟主任讲话
李昱秘书长对周伟主任一行的到访表示欢迎,并介绍了世界中联的发展情况和主要工作。他表示,“共享杯”作为人口健康领域专项奖,具有十分重要的社会意义和品牌价值,世界中联秘书处将会大力支持,统筹资源,把“共享杯”做出新高度。
李昱秘书长讲话
附:国家人口健康科学数据中心“共享杯”介绍
国家人口健康科学数据中心“共享杯”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创新大赛(以下简称“人口健康共享杯大赛”)是科技部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中心“共享杯”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创新大赛的一项专项赛,是由面向全国在校大学生和科技创新人员开展的一项科学数据应用竞赛。大赛目的:加强本领域对科技资源开放共享的认识和理解,提高科技资源利用水平;释放科学数据价值。
作为人口健康领域的专项赛,从2015年至今,人口健康共享杯大赛的足迹已经遍布全国34个省市自治区的600余家高校、科研院所、医院等单位,吸引了全国各地的近十万余名师生与科研工作者的关注、参与,全国20余所高校将共享杯列为国家级和省部级奖项。
除参赛外,平台为高校学生提供各种类型的科技基础条件资源支持,为高校学生的科学数据挖掘分析、毕业论文选题、科研指导、创新创业等提供支持服务,培训毕业设计、数据分析工具使用练习等。
2023年人口健康“共享杯”大赛吸引了300多所高校和数十所科研院所、医院等单位的3200多参赛者报名参赛。大赛共收到作品436件,作品涵盖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中医学、中西医结合、药学、中药学、气象医学、生物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人口健康领域相关的数十个学科专业。
为了提高科技资源利用水平,释放科学数据价值,2023年大赛新增设置了“非学生组”赛道,独立评审,使更多“医教产学研”的科技创新人员有机会参赛,获取和使用数据资源。为参赛者提供了论文发表及产业对接、产品转化等多方面转化资源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