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赋能中医药文化传播
发布时间:2023-12-26
阅读量:3400
“互联网+”时代是中医药创新传播的大好时机,迅猛发展的5G通讯技术、人工智能技术以及大数据技术等,为中医药运用新媒体传播提供了一个良好契机,同时也为中医药传播开辟了新的视角。《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提出,要综合运用广播电视、报刊等传统媒体和数字智能终端、移动终端等新型载体,大力弘扬中医药文化知识,加强中医药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推动中医药进校园、进社区、进家庭等。
12月15~17日,以“智联、智传、智享”为主题的第三届中国中医药新媒体传播峰会暨人工智能与中医药研讨会在广东珠海召开,来自中医药文化、传播等各个领域的专家学者共聚一堂,探讨新媒体融合发展时代,中医药文化传播的新形势、新路径、新方法。
融媒体矩阵提升传播力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尤其是5G网络的逐渐普及,让人工智能、4K视频、增强现实(AR)等新技术逐渐走入大众视野,从微信、抖音等社交平台到新闻客户端、短视频平台,新媒体发展日新月异,传播内容和形式丰富多样,具有传播速度快、范围广、影响大、信息多、参与度高等特点。
随着生活水平提高,民众对于中医药健康需求日益增加,社会对于中医药宣传和科普提出了更高要求。在这种趋势下,各类新媒体平台重构传播生态,打造了立体化融合传播矩阵,极大提升了中医药文化传播力,满足民众中医药健康需求。
相较于其他行业,中医药融合新媒体进行传播时间较短,但由于广大民众对于中医药健康保障的需求,各类中医药新媒体传播平台深受欢迎。特别在疫情这段特殊时间内,中医药在保障健康中的优势明显,各类中医药新媒体传播平台受到社会面的广泛关注,信息量庞大。
作为中医药文化传承、发展、推广的阵地之一,中医院微信公众号主要发布中医药科普知识、医院信息、医疗服务内容和相关政策。相比于传统就医线下挂号不方便、不知道挂哪个号、权威中医药健康科普知识获取渠道短缺等问题,在开通了微信平台线上服务的医院,患者提前就能在线上获取医院相关资讯,极大提升就医问诊体验感,及时中医药健康科普知识。根据《中国中医药报》社舆情监测研究中心和全国中医药新媒体联盟发布的2023中医药新媒体研究报告显示,全国中医院的数量为5100余家,有超过两千余家中医院开通了微信平台,且其中有超过90%三甲中医院开通。这其中就包括广东省中医院,该院党委书记史俏蓉介绍,为进一步服务患者,减少线下就诊流程,该院打造智慧医疗平台,实现了医疗业务一体化、线上线下一体化。
在中医药院校方面,相关线上平台更多的是向外界发布校内相关资讯,宣传中医药文化教育,可以有效提升中医药院校在民众中的影响力。在中医药政务微信公众号方面,大多是以科普内容为主,其次是行业或者地方政策或者资讯。
相较于中医药政务、院校,中医药相关企业则比较注重新媒体平台建设,相当比例企业在平台上推广产品,且很多是老字号、文化属性较强。在内容方面,企业新媒体平台发布信息除科研外,文化、科普等相关知识也占据很大比例。在医药服务内容方面,中医药企业亦加强新媒体平台建设,搭建医生和患者智能问诊、沟通平台。固生堂中医连锁管理集团副总裁郑项介绍,为方便患者更加便捷享受到医疗服务,他们和百度智慧医疗合作,搭建智能诊疗平台,同时也积累名老中医药专家诊疗病例供年轻医师学习提升。
助力中医药文化多元传播
融合了新媒体手段,中医药文化传播的内容和形式都得到极大丰富。中医药新媒体传播以文化为核心、视频为载体、互动为体验的交互性、个性化、沉浸式内容形态,提升了中医药文化传播的影响力。
新媒体是以用户为中心、内容个性化、注重互动的新兴媒体传播形态。新媒体的“新”是相较于传统而言,“新”的是传播理念、交互方式。近年来,网络上涌现了一批以各种形式、内容助力中医药发展的产品,在社会上取得了很大的反响,极大增强了中医药的影响力。南京汉卫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清海介绍,为提高中医住培评价体系的科学性、专业性和客观性水平,团队设计了包括考核档案管理、分布式出科考核平台、集中式结业考核平台三位一体的评价体系,为主管部门建立了中医住培过程管理和质量控制平台。
12月15日晚,第三届中国中医药新媒体传播峰会颁奖晚会揭晓了2020~2023年度中医药传播影响力十大作品。其中有以针灸铜人为原型设计而来的中医药动漫形象“灸童”;有改编火爆全网的《野狼Disco》讲述中医药院校学子考试的《成中医版野狼Disco》和宣传中医养生顺应四时之气的江苏省中医院版《二十四节气Disco》;有蕴含浓厚中医药元素的“河洛”IP;有讲述我国博大精深的传统中医药文化,平均单集流量突破千万的微纪录片《中医中国》;有讲述新老中医“传帮带”故事的现实题材剧集《后浪》等。这些作品以动漫、短视频、形象IP、电视剧等方式,在潜移默化中将中医药文化思想根植于人们内心,扩大了中医药的影响力。
“中医的本体就是文化,是中华优秀文化,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医的根脉和灵魂。”在第三届中国中医药新媒体传播峰会上,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学院首任院长张其成表示,通过新媒体传播,一方面需要增强中医药文化趣味性、易读性;另一方面,亦应杜绝其庸俗化。以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发表对媒体融合的重要讲话为时间节点,媒体融合发展今年已是十周年。十年来,我国从中央级媒体到县级媒体中心都在推动媒体融合,实现“移动优先”。“移动优先就是把传统、优质的内容移植到新媒体的微信、微博、抖音等这些主阵地,把优质内容改造成大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如短视频、短剧、微电影等形式。”中国社会科学院新媒体研究中心副主任兼秘书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黄楚新表示。
助力中医药文化走向世界
《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指出,要从思想认识、法律地位、学术发展与实践运用上落实中医药与西医药的平等地位。然而,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由于中外文化存在偏差以及不合理对待,海外民众对于中医药文化认知还具有差异化误解。
“中医药在国际上是能代表中国文化的标志性元素之一,目前中医药走向世界已经取得了一定的知名度和辨识度。”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殷强表示,实践证明,中医药能够满足世界人民的健康需求,可以成为一根支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文化柱。
在互联网技术发达的今天,新媒体的平民化、互动化、精准化传播等特点,不仅搭建了中医药跨文化传播平台,弥补了中医药文化宏大叙事下个人微观叙事的短板。一些形式多元的中医药文化作品传播,提升了中医药话语传播的精准化,消解了海外部分民众对中医药的误解,进一步讲好中医药文化故事,为中医药正本清源。在2020~2023年度中医药传播影响力十大作品中,《科学的中医药》以短视频的形式,阐释中医药在疫情防控中的特色优势和价值作用,通过中医药文化传承、抗疫成果、科技创新、海外传播4个篇章,系统展示了中医药丰富文化和创新内涵。该短视频在海内外播出后引起强烈反响,全球总点击量达到1002万次,极大提升了中医药在国际上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我们要讲好媒体融合新时代的故事,首先要做打造中医药媒体融合的新主流,一定要占领传媒的制高点。”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副总编辑王君平表示。在新媒体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中医药传播发展需持续融合新媒体手段,坚持一体化发展方向,通过流程优化、平台再造,实现各种媒介资源、生产要素有效整合,实现信息内容、技术应用、平台终端、管理手段共融互通。坚持移动优先策略,牢牢占据舆论引导、思想引领、文化传承、服务人民的传播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