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瑞中医药服贸合作有望跃阶
作者:喻文迪
中国瑞士签署自贸协定已近一年,协定给双边经贸关系注入新鲜血液的同时,也为两国中医药服务贸易勾勒了新的制度框架。然而,受今年2月份瑞士全民公投反移民提案、欧洲经济危机等因素影响,瑞士中医药市场并未出现利好势头,反而呈现衰退迹象,中瑞中医药服务贸易携手合作才是出路,且符合共同利益。
第一,促进中医药从业人员国际流动符合中医药国际化趋势。中医在瑞士已由一种潮流发展为一门产业,但中医药从业人员的国际流动仍受诸多因素限制。一方面,瑞士当局不仅对赴瑞行医中国医师的学历背景、临床经验年限等有明确规定,而且要求瑞士当地中医诊所同等条件下应优先雇用瑞士本国或欧盟成员国的中医大夫。促进中医药从业人员国际流动是中医药国际化大势所趋,需要两国共同努力,进一步摒弃形式主义,实质性推进。
第二,两国中医药产业国际分工进一步深化。中瑞中医药行业内国际分工格局以垂直型分工为主,瑞方主要提供高附加值的、精细的预约式产品和服务,从事的是高端管理型工作;中方主要提供低附加值的批量产品和服务,从事的是低端劳动密集型工作。正因为这种垂直型产业内分工,使得中瑞两国的中医药产业内需求较大,互补性很强,相互竞争性较弱,因而产生的贸易摩擦也较少。未来一段时间内,两国中医药产业内分工将进一步细化和微调,专业化生产协作程度、技术工艺等将提升,同旅游业、金融业的国际分工协作环节也将深化发展。提供中医药产品和简单中医药劳动力的作用将减弱,融合了临床经验、技能、创新体制等软实力因素的作用将增强,而中医药跨国公司是国际分工的主体。
第三,两国中医药高端合作为突破“瓶颈”辟径。瑞士生物医学一直处于全球领先地位,中医诊所在瑞士也发展到千余家,然而,受欧盟《传统植物药注册程序指令》生效、中医药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不正当竞争等因素影响,瑞士中医药合作有下滑趋势。促进中瑞中医药合作,尤其是两国间高层次高水平中西医科研、技术和人才方面的交流合作,将为共同突破“瓶颈”带来曙光。
第四,瑞士将从合作中获益更多。中瑞自贸区建立的最直接影响是贸易流向的改变,瑞士将从原来进口区域外价格较高的中医药产品和服务改为进口区域内价格较低的产品和服务,进而使贸易条件发生改变。当两国间中医药产品和服务贸易增长到一定规模,将享受到规模经济为其带来的高利润以及整体效益的提升,而这些福利终将惠及瑞士民众。
第五,两国合作将为中医药在欧洲的发展发挥“标杆”作用。从进出口来看,中国是中医药产品和服务主要出口来源地。2013年,中国中药类产品进出口增幅均超过20%,是中国医药产品贸易的亮点之一,而中医药国际服务贸易在近几年已上升至中国国家层面备受政府重视。瑞士还是世界卫生组织、国际标准化组织等许多国际组织总部所在地,随着中瑞自贸区进程的推进和相关政策的落实,中瑞中医药领域的合作在给两国旅游业、金融保险业等相关领域带来发展的同时,也将给欧洲乃至其他地区树立良好“标杆”形象。
第六,两国中医药服务贸易规则将领跑国际标准。瑞士是世界卫生组织、国际标准化组织等诸多国际组织总部所在地,这种地缘优势将使得两国中医药贸易规则成为中医药国际标准制定的重要参考来源。中瑞经济合作虽为南北合作,但两国同属世界经济20强国家,在落实自贸协定过程中,两国在中医药领域的谈判尤其是关于生产要素国际流动机制等问题,将为两国提供制定全球中医药贸易规则的机会,增加两国在中医药国际服务贸易标准制定中的话语权,使其获得全球中医药服务贸易的竞争优势。
总之,中国积极融入世界经济的姿态和瑞士出口导向型发展的经济发展模式是两国合作的基石,瑞士高精尖的服务水平正是中国经济转型方向所指。中医药服务民众健康是两国互惠的落脚点,瑞士对中医药从业者国际流动的政策和对草药的管理规定是影响两国中医药深化合作的关键因素,而建设和完善继承传统精髓和融合现代科技的中医药国际标准体系是有力推手。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